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

[复制链接]
查看10520 | 回复0 | 2021-12-14 13: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买
购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1. (2021高二下学期·合肥期末考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 ……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莱”支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街,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湿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农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并简要评析其变化。
        
        
    •   
    ,具体答案:,,具体考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9

    主题

    1

    回帖

    90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02